晶闸管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,按照IEC(国际电工委员会)的定义,晶闸管是指具有三个以上的PN结,其主电压一电流特性至少在一个象限内具有导通、阻断两个稳定状态,且可在这两个稳定状态之间进行转换的半导体器件。晶闸管是由多种器件组成的家族,而被广泛使用的普通晶闸管则是这个家族中的一员,俗称可控硅整流器(SCR,Silicon ControlledRectifier),简称可控硅,其规范术语是反向阻断三端晶闸管。晶闸管诞生以来,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迅速,新型电力电子器件不断涌现,并得到广泛应用。本章着重介绍普通晶闸管、双向晶闸管、功率晶体管、功率场效应晶体管、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等元件。 |
第3页
|
1.1.2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为了弄清晶闸管是怎样工作的,可按图1.2电路做实验。 晶闸管的阳极A经负载(白炽灯)、变阻器肿、双向刀开关Ql接至电源Eo的正极,元件的阴极K经毫安表、双向刀开关Q接至电源万e的负极,组成晶闸管主电路,用粗线表示。流过晶闸管阳极的电流为Ia。晶闸管阳、阴极两端电压ua,称阳极电压。 ![]() 晶闸管门极G经双向刀开关Q2接至门极电源丑2,元件的阴极K经Q2与Ee另一端连接,组成晶闸管的触发电路,用细线表示。流过门极的电流为c(也称触发电流),门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压称门极电压u。 当Q1拨向反向,Q无论拨向何位置,灯都不会亮,这说明晶闸管处在阻断状态。当Q,拨向止极,Q断升,灯还是不亮,说明晶闸管仍处在阻断状态。若Q,拨向正向,灯就亮了,这表明晶闸管已导通。此时再断开门极刀开关Q2,灯仍然亮着。由此可见,要使晶闸管导通,必须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加正向电压Uu,同时在门极与阴极之间加正向电压ue(此时有一触发电流R流入门极)。晶闸管一旦触发导通后,门极就失去控制作用。要想使晶闸管重新恢复阻断状态将怎样做呢?请继续下面的实验:在灯亮的情况下,逐渐调节变阻器RP,使流过负载(灯泡)的电流逐渐减少,这时应按下按钮sB,注意观察毫安表的指针,当阳极电流降到某数值,毫安表的指针突然回到零,说明晶闸管己关断。从毫安表所观察到的最小阳极电流称做晶闸管的维持电流H。 如何理解晶闸管的导通与关断呢?可用其互补三极管等效电路来解释。如图1.3所示,当在晶闸管的阳极、阴极之间加反向电压时,由于J和J3的PN结呈反向阻断状态,所以几乎没有电流流通。相反,即使在阳极、阴极之间加正向电压,而门极不加电压时,由于中间的PN结J呈反向阻断状态,所以晶闸管也不会导通。只有当阳极、阴极之间加上正向电压,同时门极、阴极之间也施加正向电压,门极有足够的电流流入时,就形成强烈的正反馈,即 ![]() 瞬时使两晶体管饱和导通即晶闸管导通。 若要使已导通的晶闸管恢复阻断,只有设法使晶闸管的阳极电流减少到小于维持电流H,使其内部正反馈无法维持,晶闸管才会恢复阻断,常用的方法是在晶闸管两端加反向电压。 |